当前位置:首页 > 孕育百科 > 小儿推拿三大退热手法(小儿推拿手法中有退热作用的手法)

小儿推拿三大退热手法(小儿推拿手法中有退热作用的手法)

发布时间:2025-04-05 点击:613次

小儿发烧怎么推拿

首先,手指顺时针揉腹10分钟,再推下七节骨10分钟,每天可进行多次。推下七节骨即用拇指面自命门(肚脐正对面)推至尾骨端(长强)的直线。位置不必十分精确,关键是微微用力往下推。对于外感引起的发烧,上述手法尤其有效。但需注意,若推拿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,应及时就医。

若宝宝体温攀升至35摄氏度以上,此时可以尝试采用“清天河水”的小儿推拿手法以辅助退烧。这一手法操作简便,具体步骤如下:首先,需确保操作部位位于宝宝前臂内侧的正中线,即从手腕横纹起至手肘的直线区域。操作时,家长需将食指与中指并拢,并蘸取适量清水,从手腕横纹处开始,沿直线方向推至手肘处。

小儿出现了发烧的情况,推拿的办法有很多,如果是因为感冒引起的发烧,建议给孩子推拿、按摩一下合谷穴,对于治疗感冒和发烧效果都比较好。合谷穴就在小儿虎口所在的位置,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掐揉合谷穴,感到一点疼痛感比较好,需要按摩、推拿3-5分钟,对于治疗感冒和发烧效果比较好。

首先,推荐按摩的穴位是清水天河穴,该穴位位于腕横纹至肘横纹的前臂正中间。家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从腕部推向肘部,进行200至300次左右的推拿。若孩子发烧温度较高,可在推拿前涂抹香油或温水,以加强效果。此外,大椎穴也是有效的推拿部位,它位于颈部正中间第七颈椎棘突下方。

小儿推拿三分钟退烧法图解六步图

基础退烧推拿步骤 平肝:操作:从小儿食指指根推到指尖。时间:一般感冒推10分钟;发热重的感冒推5分钟。清肺:操作:从小儿无名指指根推到指尖。时间:一般感冒推10分钟;发热重的感冒推5分钟。推天河水:操作:从小儿腕横纹均匀推到肘横纹。时间:一般感冒推15分钟;感冒夹食滞推10分钟。

位置:宝宝小臂内侧,从肘横纹,推向腕横纹向下推。作用:降温退热 次数:300次 【推天柱骨】位置: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。从上到下推,单方向操作。作用:降逆止呕、祛风散寒、清热解表。

开天门:这一步骤位于两眉中间至前发际的直线区域。使用拇指的指腹在此穴位上进行直线推动。两只拇指交替从下往上推,重复50至100次。 推坎宫:从眉头沿着眉心至眉梢的横向线为推坎宫。用拇指侧面或指腹在此穴位上做直线推动。两只拇指从眉心向眉梢方向推动,称为“推坎宫”,重复50至100次。

小儿推拿三分钟退烧法图解2023-婴儿发烧39度怎么降温最好的方法_百度知...

推拿方法:家长可用掌根轻轻地摩,作用:健脾助运,培补元气。辅助降温法:当孩子出现高烧时,家长还可以把孩子衣物解开,用温水擦拭全身,重点擦拭颈部、腋下、肘部、腹股沟处等皮肤褶皱的地方。每次擦拭10分钟以上。还可以直接给孩子洗温水澡。

清天水合:以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并拢,轻轻推前臂内侧正中线至腕横纹,再推至肘横纹。至少反复推拿6次,每次3-5分钟。 按揉眉梢后太阳穴:用中指或拇指轻轻按揉眉梢后方的太阳穴。 拿风池、肩井: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拿起颈后两侧的风池穴和肩井穴。

小儿推拿三分钟退烧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推攒竹:位置: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。操作:患儿坐位或仰卧位,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,推30~50次。推三关:位置:前臂外侧缘,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。

小儿推拿三大退热手法(小儿推拿手法中有退热作用的手法)

操作方法:后用拇指蘸取少量温水,推天河水3-5分钟。功效:辛温解表,多用来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烧,一般在温度不超过35度的时候使用 。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发汗达到汗出、寒去、烧退的目的。【揉板门】位置:手掌大鱼际肌肉比较丰厚处。推拿:用中指端揉孩子板门穴2分钟。

小儿推拿快速退烧的方法,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:第清肺经,是指经无名指手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,可以反复进行。第清天水合,是指从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,推至肘横纹,可以反复进行推拿6次以上,一次可以3-5分钟。

当宝宝发热不退时,宝妈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:一是多喝水。发烧时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,水能有效调节体温,使体内温度逐渐下降。二是减少衣物。在发烧时,很多宝宝可能会感到寒冷。然而,传统的捂汗方法并不利于退热和散热,反而可能导致体温升高,甚至引发宝宝昏厥。三是冷敷法。

小儿推拿三大退热手法(小儿推拿手法中有退热作用的手法)

宝妈急需的退烧小儿推拿手法图解)

1、清天河水 【位置】前臂正中,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。【操作】患儿坐位或仰卧位,宝妈用一手握住患儿左手四指,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,另一手食指、中指罗纹面并拢,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,呈单方向推100~200次左右。

2、位置:无名指末节罗纹面。手法:推法,以拇指侧面或指腹,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。操作:旋推为补,称“补肺经”;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,称“清肺经”,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“推肺经”。此处选用清肺经,推100~300次。功用:用清法能清热解表,止咳化痰,用补法补肺益气。

3、基础退烧推拿步骤 平肝:操作:从小儿食指指根推到指尖。时间:一般感冒推10分钟;发热重的感冒推5分钟。清肺:操作:从小儿无名指指根推到指尖。时间:一般感冒推10分钟;发热重的感冒推5分钟。推天河水:操作:从小儿腕横纹均匀推到肘横纹。时间:一般感冒推15分钟;感冒夹食滞推10分钟。

4、【清肺经】肺经:位于无名指指腹。操作方法: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宝宝的无名指尖,从食根向下推至指尖3分钟次,以清肺经。功效 :清肺经具有宣肺理气,清热止渴的作用,主治咳嗽,气喘,虚寒怕冷,感冒发热等病症。【清天河水】天河水:位于前臂内侧正中,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。

5、第一步:开天门 位置:眉心至前发际成一条直线。操作方法:两手拇指指腹面着力,沿着小儿的眉心交替向上推至前额发际处50次。功效:开天门可以疏风解表,开窍醒脑,镇静安神。2 第二步:推坎宫 位置:坎宫就是指眉弓,从眉心其沿着眉棱骨向眉梢成一条横线。

6、拿风池、肩井: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拿起颈后两侧的风池穴和肩井穴。 揉大椎穴:用拇指轻轻揉颈后第七颈椎下的大椎穴。 推挤等推拿手法:通过一系列特定的推拿动作,达到宣肺、解表、退热的效果。通常经过上述小儿推拿手法治疗3-5次,轻至中度发热的儿童体温基本上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。

宝宝退热背部怎么推

推脊柱:脊柱位于后背正中,从大椎到尾骨。用食指和中指指腹从大椎推至尾骨,重复200-300次。 退六腑:位于前臂外侧肘关节至小指侧手腕处。用拇指指腹从手肘推至手腕处,重复100次。推拿时动作应轻快、均匀、柔和。

位置:从孩子后背的大椎穴一直向下推到肺腧穴。方法:每分钟推120次左右,连续推五分钟左右。作用:推脊有助于疏通经络,促进气血运行,从而辅助退烧。注意:按摩退烧方法适用于轻度到中度发热,若孩子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
宝宝如果发热想用推拿手法来进行治疗,可以推拿按摩颈椎后面的大椎穴和后背的经络穴位,对于促进发热的缓解有很好的效果,可以采用一指禅推法,并且反复按摩10分钟以上,促进局部皮肤发汗,有利于快速退热。

首先,可以给孩子按揉涌泉穴,涌泉穴位于孩子两足底的脚心。因为涌泉穴具有泻热下行的作用,给孩子按揉涌泉穴,点揉15-20分钟左右,以涌泉穴皮肤微微发红为原则。这样可以有效的让孩子体内上部的热量引导到脚部,促进孩子的血液的循环,有利于发热的退却。其次,可以给孩子推脊。

推坎宫100次,坎宫是眉头至眉梢延伸至太阳穴的一条直线,用大拇指分别放在眉头上,然后沿着眉毛向眉梢分推。揉太阳穴1分钟,太阳穴是眉梢与外目间,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。揉太阳可以发汗退热,如果高烧,揉的时候力道要重一点。蘸水捏脊20遍。捏脊具有双向调整作用,既能驱寒,也能清热凉血。

小儿退烧推拿方法

开天门:这一步骤位于两眉中间至前发际的直线区域。使用拇指的指腹在此穴位上进行直线推动。两只拇指交替从下往上推,重复50至100次。 推坎宫:从眉头沿着眉心至眉梢的横向线为推坎宫。用拇指侧面或指腹在此穴位上做直线推动。两只拇指从眉心向眉梢方向推动,称为“推坎宫”,重复50至100次。

推肺经也是小儿退热的一个方法。在第四指螺纹面做泻法,即朝指端方向推动。 清天河水或打马过天河,是从腕部开始拍打,并边拍边向上推。 从大椎穴推到龟尾穴的后背脊柱正中线,做正中向下推法,也有很好的泻热作用。

清肺经: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,用拇指指腹从指根向指尖直推,重复100-300次或1-2分钟。 清天河水:位于前臂内侧正中,从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。用食指和中指指腹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,重复100-200次。 推脊柱:脊柱位于后背正中,从大椎到尾骨。

除了推拿方法,当孩子发烧不退时,家长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减少衣被,避免传统捂汗方法;多喝水以发汗散热并调节体温;使用冷敷法,用冷毛巾敷在前额;进行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,以扩张皮肤血管、增加散热效果。此外,长时间高烧对孩子身体器官有害,家长需注意防止长时间发热造成器官损伤。

拿风池、肩井: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拿起颈后两侧的风池穴和肩井穴。 揉大椎穴:用拇指轻轻揉颈后第七颈椎下的大椎穴。 推挤等推拿手法:通过一系列特定的推拿动作,达到宣肺、解表、退热的效果。通常经过上述小儿推拿手法治疗3-5次,轻至中度发热的儿童体温基本上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。

如果完成300下的清天河水推拿后,等待大约20分钟,小儿的体温没有显著变化,即没有退烧也没有明显升高,那么需要再次进行推拿,并增加打马过天河的推拿手法。这种推拿的位置与清天河水一致,但手法略有不同。用食、中两指沾水后,自手腕到手肘轻轻敲打过,反复30至50遍。